翻译学院成功举办成立十周年庆典大会暨“使命与创造:新时代翻译、语言与社会关系再思考”主题论坛

发布者:田娟发布时间:2020-11-12浏览次数:458



11月8日,翻译学院成立十周年庆典大会暨“使命与创造:新时代翻译、语言与社会关系再思考”主题论坛成功举办。暨南大学副校长、珠海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宏,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执行主任屈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林晓灵线上出席,暨南大学翻译学院院领导班子成员线下参会。庆典大会由翻译学院党总支书记肖云主持。


(线下会场)


庆典大会于早上八点半准时开始,大会主持人肖云首先简要介绍了与会嘉宾与大会议程。

张宏副校长在致辞中回顾了暨南大学的办学历史,学校近年来在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他代表暨南大学向翻译学院成立十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翻译学院过去十年对学校发展所发挥的支撑作用表示肯定。他希望翻译学院今后充分凝聚师生力量,发挥校友智慧,取得更长远发展。


(暨南大学副校长张宏致辞)

 

屈挺主任介绍了珠海校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对翻译学院在助力校区实现具有一流办学水平的“国际化、特色化、创新型”现代化校区的建设目标等方面表示肯定。他希望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翻译学院继续发挥优势,务实创新,凝练办学经验,打造办学亮点;进一步优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相融合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执行主任屈挺致辞)

 

接着,廖开洪院长回顾了翻译学院的十年发展历程,并对学院历任领导及退休教职工一直以来对学院发展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学院成立十周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全院师生需秉承十年奋斗形成的优良传统,继续凝心聚力狠抓内涵建设,坚定不移改革创新,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建设再谱新篇。

学院2017级毕业生孙瑾代表学院全体校友对翻译学院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贺。她表示,大学时期学院老师们的悉心培养与教导帮助她埋下了“深耕翻译”的种子,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对此,她深表感激,并由衷祝愿母校取得更长远的发展。

庆典大会圆满结束后,“使命与创造:新时代翻译、语言与社会关系再思考”主题论坛正式拉开序幕。

 

“使命与创造:新时代翻译、语言与社会关系再思考”主题论坛

 

此次论坛由暨南大学翻译学院主办,暨南大学中国文学文化外译研究中心承办。论坛旨在重新认知并把握新时代语境下翻译事业、语言事业的新特征与新使命,从而立足中华文化“走出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进行基于学理机制、话语体系与方法论体系的创新性翻译学、语言学范式重构,既推动我国翻译研究与语言研究的深化发展,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库支持。论坛由陈伟教授主持。

张宏副校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在立足中华文化“走出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推动我国翻译研究与语言研究的深化和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代表学校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将翻译事业、语言事业的发展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事业结合起来,为塑造和丰富大湾区人文精神内涵,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作出新的贡献!

廖开洪院长进一步明确了此次论坛的主旨,表示“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他希望此次主题论坛能成为学院深化专业发展、中华文学文化外译研究中心强化特色打造、国内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翻译、语言等相关领域“行稳致远”的一个新起点,为助力国家语言文化事业发展,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主题论坛由七场主旨报告构成。扬州大学周领顺教授在《中国故事的域外讲述与译者行为研究》的报告中指出,汉学家在目标语市场主动性上占有优势,是中国故事域外翻译的重要群体之一,而研究其主体行为规律,可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成功的样板。华南农业大学黄国文教授的报告《翻译研究中的元功能对等与不对等》,则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下,从经验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逻辑功能四个方面探讨了翻译中的对等问题。他指出,作为翻译的目标,绝对的对等是不存在的,而评价译文的标准主要在于经验功能的对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冉永平教授的报告《特殊群体的话语研究》从特殊群体的边缘化特征、特殊群体的边缘话语问题、特殊群体的边缘话语研究及健康话语研究四个方面出发,探讨了特殊群体的边缘话语及其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并且指出,当前的话语研究应通过注重本土性和区域性来应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挑战,并进而对西方理论进行修正。东南大学高圣兵教授在《翻译思想发生学:概念与构想》的报告中,介绍了翻译思想的定义、研究目标和方法,并从谱系学、发生学和文史考证等方面阐述了翻译思想研究的基本框架。高教授认为,翻译思想研究有利于提高翻译的丰富性和创造性,并希望学界共同努力完善其研究框架。中国海洋大学任东升教授的报告《国家翻译实践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介绍了国家翻译实践的概念、内涵及基础设施建设。他指出,作为一个新概念(体系),国家翻译实践拓展了人们对“译者”和“翻译行为”的认知,突显了翻译的国家治理和国际治理功能。它包括翻译方面的立法机制、语言技术研发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中山大学常晨光教授的报告《功能语境研究与翻译》认为,在语言学中,与形式主义将语言看作自治系统不同,功能主义将语言看作社会功能,因此,作为交际行为的翻译,就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过程涉及诸多语境因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暨南大学赵雯教授的报告《数字化人文研究:满族文化术语库建设》,立足数字化人文研究,在国内外术语库及数据库建设的大背景下,从自身开展满语数据库建设的经历出发,详细介绍了术语搜集-术语筛选-术语翻译-术语应用-术语保留这一术语库建设流程。此外,赵教授还立足新文科发展要求,提出“守正创新、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外语学科建设理念,并强调将“积势蓄势谋势,识变应变求变”,努力构建一流外语人才培养体系。报告分别由陈伟、廖开洪、陈毅平、赵友斌教授主持。

讲座结束后,陈毅平教授代表暨南大学翻译学院对参加此次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并诚挚邀请与会专家及领导有机会亲临学院指导、开展进一步合作交流。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本次大会及主题论坛采用“线下+线上”方式进行,线下会场设在珠海校区行政楼225视频会议室。翻译学院校友代表及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苏州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360多名师生线上参加了大会及主题论坛。

庆典大会和主题论坛的成功举办,增强了全院师生、校友的凝聚力,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力,为学院下一阶段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和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