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下午,华为翻译中心高级译审曾云辉应学院邀请,为我院师生举行了一场题为“AI时代的语言服务人才发展”的讲座。本次讲座从企业翻译实践出发,分享华为翻译中心如何在AI时代积极应变求变,开展翻译工作,追求人机融合共生的破题之道。讲座由我院陈毅平副院长主持。
讲座伊始,曾云辉经理首先介绍华为翻译中心的业务布局。其业务紧密围绕产品本地化、全球市场拓展以及公司国际化运作,旨在打造全方位一站式语言服务解决方案,将语言文化深度融入产品,提升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曾经理详细解读了华为中英翻译流程,着重强调以终为始的理念对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作用。他还深入阐释了“2T2R” 技术翻译角色,即作为原稿第一读者(First Reader),要精准评判内容;源义精准转换者(Reliable Translator),需实现精准表达与逻辑改写;信息验证者(Information Tester),从多环节为翻译改进提供动力;竞争力研究者(Industry Researcher),助力提升服务体验。
在深入探讨AI时代翻译行业变革与应对策略时,曾经理指出,尽管机器翻译发展迅猛,但人工翻译的需求依旧强劲。机器翻译虽能大幅提升效率,却存在局限性,主要适用于对翻译质量要求相对较低的场景。基于此,华为提出人工译员应坚守“4C” 核心价值,即理解(Comprehension)、创译(Creation)、协作(Collaboration)、兜底(Correction),充分发挥人类译者的独特优势。在业务发展方向上,华为致力于提升人工译员高端能力,强化“4C” 价值;深耕机器翻译技术,为人工译员减轻负担、提高效率,降低通用翻译领域的沟通壁垒;推动人机融合,构建 “人工翻译+机器翻译服务核心圈”与“语言服务创新圈”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
在翻译业务场景实例分享环节,曾经理结合丰富的实际案例,为师生们指明语言服务人才的发展方向。AI训练师在提升机器翻译质量中扮演关键角色,他们负责为机器模型输入、梳理数据,并评估翻译效果;在本地化与全球化工作中,语言服务要充分考量文化差异对优化产品语言文化体验意义重大;营销创译要求译者兼顾文字美感与思想传递等等。
讲座结尾,曾经理为师生们提出宝贵建议。他鼓励大家努力提升语言文化竞争力,立志成为高端复合型译员。在知识储备上,要筑牢语言基础,广泛了解全球化知识,掌握跨学科专业知识;同时,也不能忽视技能与素质的培养。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深刻,案例详实生动,聚焦翻译行业前沿,为师生们明晰了AI时代翻译领域的发展趋势与人才发展路径。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对未来学习和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未来,学院将继续举办翻译知识系列讲座,助力师生提升专业素养,为语言服务行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讲座现场)
文字:杨紫烟
图片:欧阳垚
初审:欧阳垚
复审:陈毅平、田娟
终审:梁瑞清、邓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