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下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翻学院王巍巍教授为我院师生举行了一场题为“AI时代下翻译行业的现状、挑战与发展趋势”的讲座。本次讲座通过调研数据及案例分析,思考译员在AI时代的角色、优势与挑战,并展望了翻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讲座由我院院长助理胡文芝主持。
讲座伊始,王巍巍教授通过两个案例引发学生思考:为何新闻宣称AI翻译已能完全替代人工,现实中却仍频现外交翻译事故?基于此,王教授提出,译者要思考自身在整个行业金字塔中的价值,不仅要实现功能价值、情感价值,更要注重社会价值,即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
在深入探讨语言服务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时,王巍巍教授表示:当前语言服务市场正以20%的速度增长。过去三年,超过60%的用户表示翻译服务的工作量有所增加。AI技术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带来了全新的工作模式。同时,市场竞争加剧,高端翻译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调研显示,一些非专业用户群体(如政府、媒体等)日常依赖AI工具的程度较高,但重大涉外文件仍需人工审校。此外,王教授还探讨了技术平权问题以及AI可能产生的翻译幻觉问题,通过香格里拉酒店路演的案例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AI翻译局限性的理解。
随后的讨论聚焦于AI翻译的准确性不足,包括词汇歧义、文化差异影响、专业术语缺失和上下文理解的局限。王教授建议,一方面利用好AI工具,如DeepL、有道、科大讯飞等平台的知识库和大模型,设计提示语,让多人参与到工作流程中,以提高整体效率;另一方面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使用AI时要保持敏感,在关键场景保留人工审校环节。
王巍巍教授为译者勾勒出多维发展路径,如译前编辑者、译后编辑者、质量监控者、风险把控者、文化解码者、情感调音师。她鼓励大家不要局限于传统观念,翻译专业未来职业选择不应仅限于文学笔译和编辑,而要充分利用这一时代机遇。
讲座结尾,王教授鼓励大家要有充分的想象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AI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被动的接受者。未来的翻译更依赖技术,但技术不会完全取代人类,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翻译效率、翻译质量和译者角色的转变。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深刻,案例详实生动,聚焦翻译行业前沿,为师生们明晰了AI 时代下翻译行业的现状、挑战与发展趋势。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对未来学习和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未来,学院将继续举办翻译知识系列讲座,助力师生提升专业素养,为语言服务行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讲座现场)
文字:蔡蕊
图片:欧阳垚
初审:欧阳垚
复审:陈毅平、田娟
终审:梁瑞清、邓永忠